《信息简史》阅读





各项指数
课程简介
先修课程:
无
教学内容:
本阅读课程将以《信息简史》原著(电子版本可在本课程平台内下载)为主线,按照本书的目录,可分为三个阅读阶段:
第一阶段:信息科学普及,包括6章——
第1章 会说话的鼓(似是而非的编码)
第2章 持久的文字(心智中并无词典)
第3章 两本词典 (我们文字的不确定性以及我们拼写的随意性)
第4章 将思想的力量注入齿轮机械 (喔,欣喜若狂的算术家啊!)
第5章 地球的神经系统 (就那么几根破电线,我们能指望它什么呢?)
第6章 新电线,新逻辑 (没有别的什么东西比它更严密地为未知所包裹)
第二部分:经典信息论,包括3章——
第7章 信息论 (我想要的不过只是一颗寻常的大脑)
第8章 信息转向(形成心智的基本要素)
第9章 熵及其妖(你无法通过搅拌将果酱和布丁区分开来)
第三部分:信息前沿科技,包括6章——
第10章 生命的编码 (关于生物体的完整描述都已写在了卵里)
第11章 跃入模因池 (它其实就是寄生在了我的大脑里)
第12章 认识随机性(僭越之罪)
第13章 信息是物理的(万物源自比特)
第14章 洪流过后(一本宏大的巴别相册)
第15章 每天都有新消息(或者诸如此类)
本阅读课程着重科普信息论知识并探讨与信息论相关的科学、哲学原理,并非信息论方面的专业课程,让我们以开放而好奇的心态迎接这门古老但却在新世纪大放异彩的科学。
教材及参考资源
建议教材:
James Gleick 著,高博 译《信息简史(The Information:A History,a Theory,a Flood)》简体中文版,人民邮电出版社,2013年12月(电子版请在本平台内下载,纸质版本借阅:http://opac.nju.edu.cn/opac/item.php?marc_no=0003927481)
参考资料:
1. 【推荐文科、社会学专业选修学生阅读】David Mccandless 著,盛卿 等译,信息之美(修订版),电子工业出版社,2014年7月(http://opac.nju.edu.cn/opac/item.php?marc_no=0004087986)
2. 【推荐新闻、历史、社会学专业选修学生阅读】Bill Kovach, et al. 著,陈佳怡 等译,真相:信息超载时代如何知道该相信什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年3月(http://opac.nju.edu.cn/opac/item.php?marc_no=0003973257)
3. 【推荐哲学专业选修学生阅读】邬焜 著,古代哲学中的信息、系统、复杂性思想:希腊?中国?印度,商务印书馆,2010年5月(http://opac.nju.edu.cn/opac/item.php?marc_no=0003574173)
教学方式
教学目标
本课程奉行“悦读经典”计划中“悦”字当先的原则。希望这本文字流畅、内容精彩、深入浅出的科普读物在为选修的同学们带来美的感受的同时将INFORMATION这一概念以及与之相关的(简单或深奥)的理论、技术和应用徐徐融入大家的常识之中。
教学大纲
其它要求:
根据南京大学“悦读经典”计划的实施要求,本课程的总评由在线学习与讨论、线下活动参与情况(即平时成绩)与期末测试两部分成绩构成,各占50%。
平时成绩由选课同学在线学习、在线作业完成、在线讨论情况以及线下活动(如观看纪录片、参加课程讲座等)的参与情况综合构成。在线教学系统会自动记录学生对材料的阅读情况;作业成绩采取同学互评与教师评阅相结合的模式;讨论区中的发言亦计入平时成绩。
期末测试在本课程平台上以在线测试形式完成。
教学周历:
周次 | 教学内容 | 教师 | 授课方式 | 备注 |
1 | 阅读原书第1章《会说话的鼓(似是而非的编码)》,完成相关网络讨论。 | 吴楠 | 网络教学 | 本课程自10月8日开始,故以10月8日开始的一自然周作为第一周,以此类推。 |
2 | 阅读原书第2章《持久的文字(心智中并无词典)》,完成网络讨论。 | 吴楠 | 网络教学 | |
3 | 阅读原书第3章《两本词典 (我们文字的不确定性以及我们拼写的随意性)》,完成网络讨论,准备参加线下读书活动。 | 吴楠 | 网络教学 | |
4 | 阅读原书第4章《将思想的力量注入齿轮机械 (喔,欣喜若狂的算术家啊!)》,参加线下读书活动,并参与群组讨论。 | 吴楠 | 课堂教学 | |
5 | 阅读原书第5章《地球的神经系统 (就那么几根破电线,我们能指望它什么呢?)》,完成网络讨论。 | 吴楠 | 网络教学 | |
6 | 阅读原书第6章《新电线,新逻辑 (没有别的什么东西比它更严密地为未知所包裹)》,完成网络讨论。 | 吴楠 | 网络教学 | |
7 | 阅读原书第7章《信息论(我想要的不过只是一颗寻常的大脑)》,完成网络讨论,准备线下读书活动。 | 吴楠 | 网络教学 | |
8 | 继续阅读原书第7章《信息论(我想要的不过只是一颗寻常的大脑)》,参加线下读书活动,并参与群组讨论。 | 吴楠 | 课堂教学 | |
9 | 阅读原书第8章《信息转向(形成心智的基本要素)》,完成网络讨论。 | 吴楠 | 网络教学 | |
10 | 阅读原书第9章《熵及其妖(你无法通过搅拌将果酱和布丁区分开来)》,准备参加线下读书活动。 | 吴楠 | 网络教学 | |
11 | 继续阅读原书第9章《熵及其妖(你无法通过搅拌将果酱和布丁区分开来)》,参加线下读书活动,并参与群组讨论。 | 吴楠 | 课堂教学 | |
12 | 阅读原书第10章《生命的编码(关于生物体的完整描述都已写在了卵里)》,完成网络讨论。 | 吴楠 | 网络教学 | |
13 | 阅读原书第11章《跃入模因池(它其实就是寄生在了我的大脑里)》,完成网络讨论。 | 吴楠 | 网络教学 | |
14 | 阅读原书第12章《认识随机性(僭越之罪)》,完成网络讨论。 | 吴楠 | 网络教学 | |
15 | 阅读原书第13章《 信息是物理的(万物源自比特)》,参加线下读书活动,并参与群组讨论。 | 吴楠 | 课堂教学 | |
16 | 阅读原书第第14章《洪流过后(一本宏大的巴别相册)》,完成网络讨论。 | 吴楠 | 网络教学 | |
17 | 阅读原书第第15章《每天都有新消息(或者诸如此类)》,完成网络讨论。准备期末在线测验。 | 吴楠 | 网络教学 | |
18 | 在线测验、同学互评、综合评测(参见南京大学SPOC网络平台)。 | 吴楠 | 网络教学 | |
19 | 在线测验、同学互评、综合评测(参见南京大学SPOC网络平台)。 | 吴楠 | 网络教学 | |
20 | 在线测验、同学互评、综合评测(参见南京大学SPOC网络平台)。 | 吴楠 | 网络教学 |
课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