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城市生态与环境学





各项指数
课程简介
针对当前城市生态与环境热点问题,讲述现代城市生态科学与环境科学基础理论与原理,城市生态规划与设计,城市生态建设与管理,绿色理论与绿色经济开发,城市人类与健康维护,城市园林绿地建设技术,城市景观与环境质量评价,城市环境整治与灾害防治,清洁能源与环保技术及实现城市生态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与措施等。该课程内容丰富新颖,通俗易懂,其实践性、系统性、规范性强,特别适合城市科学、生态科学、环境科学与园林科学、社会经济科学等相关专业本科生选修。
教师简介
李建龙,博士,现为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1991年兰州大学生态学科博士毕业,1994年在日本北海道大学和1996年在兰州大学从事两期博士后研究;2002-2006年,先后在美国密执安州立大学、美国耶鲁大学等著名大学任高级访问学者。现兼任国际全球变化组织NEESPI技术指导委员会成员,亚太全球变化APN组织项目评审委员会成员,国际生态学会植物生态学会理事,中国环境学会资源保护委员会委员,亚洲与太平洋地区遥感技术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草地生态学会常务理事,日本北海道大学,美国密执安州立大学全球变化研究中心和中国兰州大学干旱农业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客座教授。长期从事生态科学、草地生态与利用、遥感技术应用、全球变化植被监测、环境保护和城市生态与环境学的教学与科研工作,是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重点项目和亚太全球变化中土地利用与植被变化遥感监测国际项目及国家“863”高技术项目的主持人之一;现已获得国际级奖励2项,国家级科技进步奖三等奖1项,省部级2等奖5项,省部级3等奖2项;发表中外科技论文268篇,其中含SCI收录论文56篇,曾入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是国家教育部跨世纪优秀教师和南京大学生态学科带头人之一;曾获得国家具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
教学目标
通过对全校本科生开设小班化课程与实习讨论,不仅使新生学习现代城市生态与环境学专业知识,了解城市生态学学科前沿,更重要的是通过引导,让新生在主动参与和充分交流中启发现代城市生态与环境学研究和探索的兴趣,学习科学的生态思维方式与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生态意识与生态文明观念,保护城市生态环境及其体验生物生命系统、生态过程。
教材及参考资源
1.现有统编教材一部——李建龙主编,面向21世纪高等教育“十一五”规划教材(本科生)《现代城市生态与环境学》,高教出版社出版,2007年1月第一版,1至362页(48万字)。
2.主要参考书目录:
(1)宋永昌、由文辉、王祥荣,城市生态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1-40
(2)杨小波、吴庆书、城市生态学,科学出版社,2000,1-68
(3)鲁敏、李英杰、李萍,城市生态学研究进展,山东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2,17(4):42-48
(4)刘耀彬、李仁、宋学锋,城市化与城市生态环境关系研究综述与评价,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5,15(3):55-60
(5)沈清基,城市生态与城市环境,同济大学出版社出版,1998,55-65
(6)李建龙,干旱农业生态工程学,化工出版社, 2002, 5:228-243
(7)赵敏,城市发展中的生态问题与生态规划,徐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2, 2(3): 55-57
(8)沈清基,城市生态系统基本特征探讨,华中建筑, 1997, 15(1): 88-91
(9)郑世英,城市生态系统的特征,生物学通报, 2001, 36(5): 8
(10)马世骏、王如松,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 生态学报, 1984, 4(1): 1-9
3.全套5讲《现代城市生态与环境学》课程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式
采取授课、考查、实习、讨论及社会实践等多种灵活教学方法。
教学大纲
1.现代城市生态与环境学概论
2.城市生态和环境规划与设计原理
3.城市生态和环境工程建设与调控方法
4.城市生态文化与生态经济是什么?
5.现代城市环境污染问题与环境保护对策
考核方法
以平时提问,课程讨论,实习实践考查,科研动手,调研报告和笔试等多种方法来综合全面考查学习成绩(平时提问占20%,实习实践占20%,课堂报告PPT占30%,课程总结论文30%
课程评论